requestId:68a601d2d549c5.03703083.
王書華 著《荊公新學及其興替》出書
書名:《荊公新學及其興替》
作者:王書華
出書社: 中華書局
個人空間出書時間:2021年06月01日
教學【內容簡介】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荊公新學及其興替”(13FZS004)結項結果,作者以王安石的荊公新學的創立、發展、演變、闌珊及其社會歷史佈景為焦點,深刻細致地研討了新學的有關論著、學術宗旨及其特點,客觀地論述了新學在儒學史上的共享會議室位置、感化、影響,以及新學與王安石變法的關系,并梳理了新學與洛學、蜀學對意識形態領域主導位置及學術思惟主流位置的爭奪,有助于厘清兩宋時期儒學的基礎面孔及其在社會生涯和政治領域的影響,正確認識這一時期意識形態領域的復雜情勢以及儒家各學派之間的道統與學統之爭。
【作者簡介】
王書華,字墨谷,號正心齋主,河北趙縣人。先后于中山年夜學獲哲學學士學位,河北年夜學獲歷史學碩士、博士學位,四川年夜學歷史文明學院博士個人空間后出站。重要從事編輯出書任務及宋代哲學、歷史和儒家文明研討,策劃、編輯多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和學術影響力的圖書,先后七次獲得國家級年夜獎;獨立掌共享空間管兩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發表論文三十余篇,參與編撰多部圖書。學術兼職有:河北年夜學新聞傳播學院兼職傳授、碩士生導師,中山年夜學禪宗與中國文明研討院特聘舞蹈教室研討員,中國編輯學會會員,中國宋史學會會員,中國歷史文獻學會會員,中華孔子研討會董仲舒研討委員會理事,中國蘇軾研討學會常務教學場地理事。
【小樹屋代序】
【會議室出租目錄】
代 序/ 胡昭曦
緒 論
第一章 荊公新學學述
第一節 王安石著作概論
第二節 王安石的哲學思惟
第三節 王安石訓釋“三共享會議室經”之考辨
第二章 荊公新學創立的社會歷史佈景
第一節 聚會場地積貧積弱的北宋中期國力
舞蹈場地 第三節 唐宋之際的社會轉型和學風轉變
第三章 荊公新學的發展歷程及其學術淵源
第一節 荊公新學的創立
第三節教學 荊公新學的演變
第四節 荊公新學的學術淵源
第四章 荊公新學與王安石變法
第一節 新學為新法供給理論依據
第二節 新學為新法供給輿論支撐
第三節 新學為新法培養及格人才
第五章 荊公新學的治學特點及其學術貢獻
第一節 新學的治學特點 教學場地
第二節 新學的學術貢獻
第六章 荊公新學的衰頹歷程及其緣由
第一節 北宋中后期的黨爭與學爭 舞蹈教室
第二節 南宋時期的黨爭與學爭
第三節 新學衰頹的內私密空間在緣由
舞蹈場地 第四節 新學衰頹的內在緣由
第七章 荊公新學對先秦漢唐儒學的揚棄
第一節 新學對先秦儒學的揚棄
第二節 新學對漢唐儒學的揚棄
第八章 荊公新學對儒學發展的影響及其在儒學史上的位置
第一節 新學對兩宋儒學的影響
講座場地 第二節 新學對域外儒學的影響
第三節 新學在儒學史上的位置
結語 王安石在儒家境統中的位置
參考文獻
后 記交流
責任編輯:近個人空間復
TC:9spacepos273
發佈留言